佛教的创始者乔达摩出生于公元前500年左右,这时代的中印度正处于社会、思想的转换期。佛陀出生于这个社会的变革期,可以说是佛教在全印度能顺利发展的一个理由。
雅利安人自北印度向中印度发展的过程中,小部族逐渐被统合起来,王国的布局也跟着变化。当时中印度有“十六大国”,这些国家又统合成更少的王国。特别是占有中印度西北方以舍卫城为都城的憍萨罗国,和占据恒河中部之南方以王舍城为都城的摩揭陀国,是当时最强大的国家。
尤其是摩揭陀国,虽是当时的新兴国家,但最后统一全印度,开创了印度第一个王朝;以农产品为主的丰厚财力,或许是摩揭陀国强大的有力因素。总之从这时起,严密定义下的王者出现了,而王者的权威也受到重视。
恒河流域酷热多雨,农产物丰富,出现了以农耕为主的农民及地主。随着物资的丰富,工商业及手工业跟着繁盛,都市也发展了起来,于是商人及手工业者们组织了商队或公会,商人之首的长者商主阶级也出现了。
雅利安人南下后与当地的达罗毗荼人所信奉的宗教相互接触,并且受其影响,也成为促成新宗教思想抬头的理由,且当时中印度食物丰富,因此能养活大量的游民、出家者。在食粮丰富、生活安定且缺乏娱乐的古代,青春洋溢的年轻人的生活中产生了无法挽救的不安与倦怠,因而出现了逃避现实而追求彼岸真理的风潮,产生良家子弟竞相出家的现象。
当时有两种宗教者,即婆罗门与沙门。传统的宗教徒称为婆罗门,他们信奉吠陀的宗教,执行祭典,同时潜心突破生死的限制,打破轮回的规矩。他们在少年时代就进入师门成为弟子,接着在学生期学习吠陀的四部经书,继而学成返家,结婚并且尽家长的义务,进入家住期。到了中年趋近于衰老时,再将监护家庭的责任让给儿子,退隐森林,过林住期的生活。最后也舍去森林的住处,进入不住一处的游行期,在行方不定的旅行中终结一生。
相对于婆罗门修行者,这时代出现了全新形式的宗教修行者,即所谓的沙门,意思是“努力的人”,是在古奥义书中未曾出现的新的宗教族群。他们舍家而行乞食生活,直接进入游行期,而且从青年时代起就严守禁欲的生活,进入森林从事瞑想(瑜伽)的修行,或委身于严厉的苦行,想由此体会人生的真理,获得不死。
以上所述,在小编认为,就是原始佛教究竟时如何起源的。不可否认的是,佛教的产生并不是蓄意谋划的,而是当时的社会、地理、人们意识等等发展的产物,而宗教就可以算为其中最为重要的,婆罗门教逐渐走向衰落,新型的宗教注定会产生。
虽然古印度是佛教的发源地,但是如今在当地信仰佛教的却很少,我想这也是时代变迁产生的结果吧!
对于佛教你们还有什么理解呢?不妨和小编一起来讨论一下。
版权所有:地藏经唱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