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佛教是觉悟者对众生的教化,佛教是佛陀的教育。
佛教创始人是释迦牟尼,本名悉达多,意为‘义成就者’(旧译‘义成’),姓乔答摩(瞿昙)。因父为释迦族,成道后被尊称为释迦牟尼,意为‘释迦族的圣人’。华译为能仁寂默。(慈悲心、清净心)其他称号有佛陀(觉者)、世尊、释尊等。
佛教究竟是什么呢?学佛的人不能不知道。佛是佛陀的简称,意思是觉悟者,教是指教化或教育。所以说,佛教是觉悟者对众生的教化,也可以说,佛教是佛陀的教育,是佛陀对九法界众生慈悲、智慧、至善圆满的教育。教育内涵包括了无尽无边的事理,比现代大学里面的课程内容还要多。时间上,它讲过去、现在、未来;空间上,它讲我们眼前的生活一直推演到无尽的世界。特质上,它是觉悟宇宙人生的教育。中国孔子的教育,是讲一世(一生)——从生到死的教育。佛法是三世的教育,讲过去、现在、未来。
佛教真的是教育吗?如果我们仔细观察,这个疑问就会消除。
根据《普集经》和《指月录》卷一的记载,佛陀经过十二年的修行后,在他三十一岁那年的十二月八日解脱了一切烦恼,而获得了无上的智慧。当他成道以后,他发现一切众生都具有成佛的潜能和灵性,因为妄想和执著,所以不能使这光明的灵性和伟大的潜能发挥出来,而获得圆满的智慧。
他在菩提树下散步,并且想了二十一天。思索如何将他所得的奥妙真理传播给一切众生,以及如何教化那些禀赋迟钝的人们,使他们得到永恒的快乐和最高的智慧。(详见《称赞净土经》和《法华经》卷一)
从此以后,他开始从事四十九年教育的生涯。日夜不断地为成千成万的弟子们演说各种道理。从他许许多多经典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一位优良的教师。
譬如,因为他能疗愈众生一切身心的疾病,使人脱离生、老、病、死的痛苦,所以佛经上把他所说的话称之为‘法药’。所谓‘以诸法药,救疗三苦(指老、病、死)。’(《无量寿经》)‘度众生故,为说无上微妙法药。’(《涅槃经》卷四)
因为他所说的道理颠扑不破,并且能辗碎一切众生的烦恼,所以佛经上称之为‘法轮’。所谓‘辩才大海亦无尽,能转清净妙法轮。’(《华严经》卷一)
(二)佛陀是‘心灵的工程师’和‘生活的艺术家’。
因为他能巧妙地运用各种方便的法门来教化众生,而且能拔除弟子的疑惑和邪见,解决弟子的所有困扰和难题,使弟子受完教化后,能回味无穷,并获得无比的喜悦和智慧,过著没有负担的健康生活。所以我们尊称佛陀为‘心灵的工程师’和‘生活的艺术家’。
我们尊称佛陀是‘生活的艺术家’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基于心理学家在‘教育心理学’中对生活的艺术家的定义。所谓‘生活的艺术家’,就是善于促进人际关系,并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随机应变,因时、因地、因物、因人、因事来做适当处理的人。
再者,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块艺术材料。凡是善于生活、能把自己所体会到的最佳感受传给别人的,都可称之为‘艺术家’。对于一位了解生命真谛、善于利用生命的人来说,他的每一个活动都是一件‘艺术品’。
我们尊称佛陀为‘心灵的工程师’的主要理由是:其教育之琢磨心灵,有如雕塑家将大理石雕塑成完美之人体。佛陀能帮助弟子建立健康的心灵和快乐的生活,并且沟通彼此间的情感,使大家都能和睦相处、互助合作、慈悲而智慧。佛陀要不是一位伟大的心灵工程师,又怎么能做得到这些呢?
(三)佛陀是一位好老师,更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
佛陀不但是一位好老师,更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不但是一位能说善道的智者,并且是一个以身作则的好榜样。他不仅是一个指路者,而且是一位辅助者。他不但是位观察力敏锐的发现家,而且是一位完美的创造者。他不但是弟子们学习活动的领袖,而且是他们人格的促进者。他不但是文化的传递者,而且是人类的最佳朋友和顾问。
他认真负责、亲切友善。不但善解人意,而且热心公益,他不但熟悉教学原理,而且充分运用有效的教导技巧。他不但注重因材施教的教材和方法,而且著重教育的评鉴。他不但把真理输入弟子的脑海中,而且把他们的潜能和长处诱导出来。
每个人都希望别人了解他。尤其那些孤立、不满现实、缺乏温暖而又得不到关怀的学生,更是需要教师的了解。到底,我们应如何了解学生呢?佛陀告诉我们:这主要是凭观察的经验和禅定后所产生的敏锐洞察力。
一般老师都凭自己的感官来了解学生。譬如,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海弗特在其所著的《教学的艺术》一书中所说的方法:‘观察他们,和他们谈话,和他们交往讨论,大大方方地听他们的谈话。从他们平时随随便便的聊天、漫不经心的闲谈语调里,学习了解他们的情绪和心智发展的情形。还有一个可以帮助你的方法乃是:回想你自己少年时代的那些事。……想得越逼真、越热情,你对青年们也就越了解。’又说:‘青年们从事各种艰苦的努力,不外想使自己成为一个真正有成就的人。因此,如果你想在某方面影响他们,就必须让他们知道你认识他们每一个人。第一步就是背熟他们的名字,记住他们的模样。’
佛陀认为上面那种运用感官和经验的方式来了解学生是表面的、局部的。惟有透过禅定所引发出来的敏锐洞察力才是完全的、彻底的。
根据《佛地经》的说法,佛陀具有‘妙观察智’,能清楚地观察一切人、事、物的性质、功能与真相。
佛陀有惊人的记忆力和洞察力。他不但熟记每一位学生的姓名,而且熟记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籍贯、相貌、健康状况、智慧发展、心理背景、社交情形、知识水准、记忆能力、推理与判断力、学习动机、学习效率、个性、禀赋、嗜好、家世渊源、家庭环境、双亲近况……等。在佛经中,我们常可以看到佛陀亲切地呼出弟子的姓名,并且适时地称赞弟子的优点与特长。他不断地观察弟子的心理和言行,并利用种种机会给予适当的辅导或纠正,他知道在什么情况应给予个别的辅导,什么情况下才适合给予群育陶冶,使他们都能各尽其才,各展所能。
佛陀的精神总是专心一致。《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第八卷上记载:无论行、住、坐、卧、动、静、语、默……佛陀的精神总是专心一致、宁静安详的。他能随时随地入定,并且运用禅定时引发出来的智慧,来了解弟子的各种情况,然后再演说深度适当的道理来契合他们的根机。所以,《无量义经》和《妙法莲华经》第一卷都描述到佛陀能够了解弟子过去的禀赋、习性、以及现在的需要和兴趣。
《摩诃般若经》的第二卷上说,无论弟子心里有没有杂念、有没有强烈的学习动机、有没有特殊的感受、有没有憎恨或厌烦的地方、有没有疑惑、有没有渴爱、有没有负担、有没有解脱、专心或散心、定心或乱心、胸襟和抱负的大小等等,佛陀都知道得一清二楚。
佛陀不仅知道弟子的禀赋,并且知道应用什么方式才能使对方解脱各种烦恼,要经多久的时间才能启发他们的心智。譬如,他知道有些弟子只要温和地告诉他就行了,有些弟子应苦切地教诫他才行。有些弟子教他甲种教材便可以收效,有些弟子应教他乙种、丙种……的教材,才会收效。
更不可思议的一点就是:佛陀能在一刹那间同时了解所有弟子的学习效率、心理、行为。纵使弟子再多,这种本领仍然运用自如。所谓:‘知修学地行者,于一念中知无边众生之心,知无边众生之行。’(《华严经》卷八十)
据佛经的记载,佛陀不但精通教材,开口成章,而且能了解无穷宇宙中的一切事物和道理。他解决弟子心中所有的疑惑和困扰,并且能适当地启发学生上进。他是一位‘不倒翁’,因为从来没有任何有意义的难题可以难倒他。大部份的佛经都是他解答弟子问题的记录,从这好几千部佛经中,我们实在很难想像他的学问怎么会这样渊博。
因为佛陀确实了知一切真理,所以他的弟子尊称他为‘正遍知者’。因为他能彻底了解世间所有动物和非动物的事情,所以弟子们尊称他为‘世间解’、‘无上士’。因为他能解决一切凡人和神仙的困难,所以被尊称为‘天人师’。(见《大智度论》和《瑜只经疏》)
因为佛陀已彻底扫除了一切心智的障碍,所以他说:‘我思维的是真理,我身体力行的是真理,我言说的主旨也是真理。我的思想和言行常在慈悲一切众生的真理中。瞧!我本身就是真理。悟证真理岂不就是看见如来了吗?’
要做一个好老师,除了精通本行的知识以外,对于慈爱一切众生和解脱生、老、病、死的真理,也应下功夫学会才对。因为关怀别人和解脱烦恼是人人最切身的问题。
一个教师要是没有不断的学习,他便会落伍,便会和学生的见解脱节。一旦和学生的见解脱节,也会连带地和学生的情感脱节,因为他无法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也无法了解学生。
据《大智度论》第二卷及许多佛经的记载,当佛陀在还没有出家学道以前,就有广泛的兴趣,并且精通文学、天文、地理、医学、辩论、礼仪、占察、声论、书数、乐舞、美术,擅长武术,神力过人,文武兼全,智勇兼备
就文的方面来说,佛陀在七岁的时候就精通了六十四类的书籍。当时全国文学最好的学者毗奢密多罗(即佛陀的家庭教师)只精通了两类而已。而且佛陀当时的文学程度的确也比他的老师还要好。譬如,有一次,书本上缺了两个字,旁的学生问那教师,教师答不出来,佛陀却反而详细加以解说。当时那教师很惭愧地向净饭王(佛陀的父亲)说:‘你的公子那么聪明,简直可以做第一流的教师了,为什么还聘请我来教呢?’
就武的方面来说,佛陀在做太子的时候,就已精通了二十九种武艺。他能用手举起大象,把它摔往空中,然后再用手接住大象,使大象一点儿也没受伤。在一次射箭比赛中,他一箭射穿了七重铁鼓,并获得武术冠军的头衔。
佛陀是一位伟大的教师,生活的艺术家,心灵的工程师 。
一般学者对教师的任务不外有两种看法。第一种认为教师的任务在于启发学生的心灵或引导学生各种潜能的发展。
另一种人认为教师的任务在把知识体系、文化价值、道德态度……等传授给学生。
这两种学派各执一端,在教育史上争论了很久。前者主张教育应是一种‘引出’的方式,后者则主张教育是一种‘注入’的过程。事实上,这两种见解本来是不相矛盾的。因为人们的偏激和执著,所以造成了对立。
佛陀早在两千五百多年前便认为每一个人都具有许多潜在的能力,而这些潜能的发挥,除了靠自我努力、自我教育的因素外,还有待于外在环境的助长。外在的环境包括:良好的导师、书本、朋友(佛经称之为‘善知识’ )、学习的设备……等。佛陀甚至把学生比喻为幼苗、把教师比喻为园丁。每一棵幼苗都能够自行生长,而且能够成长为某种形态。但是形态可能有美丑、荣枯之分。假如有好的园丁来照料它,它便可以长得更茁壮、更美好。换句话说,浇水、灌溉、施肥是帮助幼苗成长的一种手段和过程。同样的道理,教师将精粹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和启发学生的潜能并不相冲突,而且这两者经常相辅相成,不容易严格划分。
佛陀在《妙法莲华经》的《药草喻品》中将各种根器、性向、兴趣不同的学生比喻为小药草、中药草和上药草。小药草是下智下愚的学生,中药草是平庸的学生,上药草是天赋聪颖过人的学生。他把自己譬喻为一片云朵,把自己所说的道理比喻为雨滴。因为学生的禀赋和兴趣各不相同,所以佛陀采取各种不同教育方式来适应、启发他们,使他们每个人都得到最佳的成长。
弟子每个人因为禀赋的差异,而感受也各都不同。这好比云朵下过雨后,所有的草木都得到滋润,每一棵花草,都随著自己的需要吸收并保存了适当的水份。(详见《法华经》卷三)
(四)我们与佛陀是师生关系。
另外,在日常生活中,只有教学才有师生的称呼,我们称释迦牟尼佛为根本的老师(本师),就是表示这个教育是他老人家创始的,他是第一位创办人。
我们学佛的人自称为‘弟子’ ,弟子是中国古时候学生的自称。由这些称呼,我们知道我们跟佛的关系是师生关系。就宗教而言,上帝与信徒不是师生关系。佛门则是清清楚楚说明,佛与我们是师生关系;菩萨是我们的学长,这事要弄清楚啊。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称呼出家人为‘和尚’ ,其实在一个寺院里只有一位和尚。‘和尚’是印度话,意译是‘亲教师’。就是亲自教导我的老师,就像现在学校里的指导教授,他是直接指导我的,关系非常亲近、密切。他若是不直接指导我,就称他为‘法师’ ,代表和尚教学的老师称作阿阇梨。阿阇梨的言行,可以做我们的榜样,我们可以跟他学习。这些称呼在教育里才有,宗教里面没有这种称呼。由此可以证明佛教是教育不是宗教。
再从佛教道场的组织(中国佛教寺院)来看,寺院是佛教教学与佛教艺术相结合的一个教育机构,就像现在的学校与博物馆结合在一起。这种形式,就是现代所讲的艺术教学。现代人处处讲艺术,佛教在二、三千年前就实行艺术教学了。从寺院的组织也能看出它与现代的学校大致相同。‘和尚’相当于学校校长,是主持教学政策的人,课程是他制定的,教师是他聘请的,这是和尚的职责。和尚下面有三位帮助他的人,佛家称为纲领执事,分掌三个部门:掌管教务的称‘首座’ ;掌管训导的称‘维那’ ;掌管总务的称‘监院’ 。名称与学校不相同,实际上他们管的事务跟现代学校里面的教务、训导、总务没有两样,可知寺院机构的组织确实是一所学校,是一所非常完整的学校。中国过去称之为‘丛林’ ,‘丛林’就是佛教大学。我们从佛教的起源,一直到中国佛教的建立,可见它的确是一个教学的体系,这事实我们必须要认识清楚,然后才知道我们到底在学什么!
(五)佛寺就是高等教育机构。
涂又光教授(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的高足),在其独树一帜的《中国高等教育史论》中指出,中国高等教育的盛唐模式(一直用到清朝末年),包含四个系统:第一,国家系统:由中央的二馆六学和地方的州学构成。立场是儒家,主根是道家。第二,道家系统:自教育看,一所道观就是一所高等学校
版权所有:地藏经唱诵网